聯絡梅子

歡迎到【梅子家】FB粉絲團聊天互動 !粉絲團有更多部落格以外的生活分享哦★☆★如有部落格食譜相關問題或建議聯絡合作邀稿好友連結邀請等,也可以到【梅子家】Facebook<點入連結>私信給梅子,或是電郵至meagan823@hotmail.com,謝謝^^
顯示具有 甜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甜點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12.21.2016

{冬至} 南瓜流沙紫薯湯圓,古法糯米現磨


冬至,大概是我最上心的節氣了。
依照歷年自耕的週期性,過了冬至、每天的日照就會慢慢延長,雖然氣溫仍低,但就要先開始準備春耕的事宜了,所需的種籽需要購買,菜圃需要整地,秋冬蔬菜香草,規律地逐個或修剪、或採收、或醃漬乾燥保存。

另外就是、冬至是吃湯圓的好日子;我愛極吃湯圓時那種溫暖的感覺,所以即便是所居之處根本買不到湯圓,每年也都要想辦法自己動手。家裡有糯米粉的時候就自己搓團子,實在山窮水盡的時候也曾用圓嘟嘟的韓國小年糕克難。今年手邊剛好前兩者都沒有,卻有一包長糯米,於是就用最原始的方法,泡米、打磨、脫水、再手工搓捏成團。

每年團子總是幾種固定做法,但內餡卻要傷腦筋創新,既不想花太多時間、又要是方便取得的食材;今年在前思後想後決定利用之前介紹過的簡易南瓜抹醬,沿襲我"一食多用"的習慣;南瓜抹醬用在湯圓內餡、煮熟後是非常滑細的流沙奶黃口感。製作之時玩心大起,取一部份米糰混入紫薯粉,揉搓之後是耀眼的紫色,雙色湯圓讓冬至的碗裡多了些許花俏的層次。

11.13.2015

{ gâteaux invisibles } 清爽香甜的“隱形蛋糕”,新書試做分享


就在我寫作的同時,全家尚瀰漫著香噴噴、甜絲絲的氣味。
那是一種乳香帶著淡淡如花似蜜的清甜餘韻,繚繞著、然後用微酸的果香收尾…… 
望著螢幕上的這組照片,回想剛才品嚐到的溫醇滋味,忽然感受到好濃的秋意!

前不久,就在美國這裡剛進入家家戶戶緊鑼密鼓籌劃的感恩節期,收到『出版菊文化』編輯好友的來信,邀請我試讀十一月份的新書;點擊敲開信件,『隱形蛋糕』四字映入眼簾,立刻勾起我濃烈的興趣。

gâteaux invisibles 是一系列以“配料為主、麵糊為輔”的蛋糕配方。麵糊只佔整體比例的10%,另外的90%則是層疊薄切的水果或是蔬菜……是的,你沒聽錯,除了水果以外、書中還有許多利用蔬材製作的鹹味糕點。掌握同一種配方結構,就可以變化出各種不同口味的甜鹹點心,正是我愛的過日子烘培無誤!

10.05.2015

{ Depression Cake } 無奶蛋、無奶油,拌拌就好的美式速簡巧克力蛋糕(同場加映:食材筆記、製作細節 + 三種口味變化方式)


去年聖誕節前夕,在臉書上第一次介紹了這個速簡巧克力蛋糕。

這款蛋糕,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至蕭條期間、婦女們常常製作的家庭式甜點。因為當時牛奶、雞蛋、奶油等物資缺乏,只能用手邊的有限材料變化出蛋糕來,所以這個蛋糕又被稱為“戰期蛋糕” War cake、“蕭條期蛋糕” Depression Cake、或是“古怪蛋糕” Wacky Cake。雖然名稱都不太好聽,但是簡單好操作,麵糊食材只要依序放入、『直接在蛋糕模內』拌勻就好,十分適合小朋友製作,也非常適合對於奶蛋過敏的朋友或素食者。

因為做法很簡單,於是由小花示範、並用簡單的連圖方式於專頁分享。
之後這篇蛋糕筆記收到很大的迴響,也有讀者來信詢問口味變化的方式、並一些關於蛋糕組織口感乾硬的問題,加上我自己也非常喜歡這個實用度很高的入門食譜,當時就覺得應該在部落格收錄一篇更為詳盡的做法筆記。

經過全家努力不懈地吃了幾日的蛋糕,在此連同詳盡的做法分解、口感的掌握方式、連帶幾種口味的變化方式,都於這篇筆記中一併呈上。先說,蛋糕的做法本身非常簡單(如下圖小花示範),但為了製作的眉角過程、以及食材選用的心得等都有詳細的交代,再加上幾種變化的方式,為求內容充實所以筆記看起來落落長,還請大家多多擔待。

去年在臉書分享的製作連圖

8.11.2015

{ 超簡易5分鐘麻糬鬆餅 } 無麩質、無預拌粉、無泡打粉、免發酵


很久以前聽朋友介紹麻糬鬆餅,當下覺得那軟Q彈牙的口感就是我的菜無誤。
無奈家住美國人區域怎會有這般好貨,想嘗試在家自製,找來找去沒有看到很清楚的食譜,試了幾次使用糯米粉的版本,都不是很喜歡,而後朋友一句『要用預拌粉』就又讓我倒退三尺打退堂鼓…… 我對成份標示清楚的市售預拌粉沒有成見,唯獨擔心萬一太好吃、吃上癮養成依賴時又難購得預拌粉,豈不更囧。

就這樣把這事暫時忘卻了一年有多,卻在前幾日研究南美洲傳統的 pão de queijo 以及 chipá 等樹薯麵包的時候,無意間順手將麵糊往鬆餅機裡倒、不料一試而出彈牙格子鬆餅,試吃後驚為天人,外輕酥、內軟Q,當場忍不住手一滑、又多試了幾款不同風味組合,越吃越上癮、簡直欲罷不能,自作孽的結果是當日肚子脹了整晚。

關於樹薯粉,大家對於這個食材應該都不太陌生了。無論是東南亞、或是南美洲,樹薯製品都算是日常主食之一。美國近年來也因為流行『gluten-free diet 無麩質飲食』、以及『Paleo Diet 石器時代飲食』,出現使用樹薯粉代替麵粉烘培的飲食潮流。

至於這個鬆餅的做法,更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,而且所使用的食材也非常純粹,不需要預拌粉、也不用泡打粉,更不需要發酵,只消幾分鐘就可以做出酥香可口的鬆餅。
樹薯製品唯一的缺點就是要趁熱吃,不然很快就會老化,但好消息是,這個麵糊可以事先製作冷藏,之後隨烤隨吃,非常方便。

5.22.2015

《冰盒蛋糕》新書試做,薰衣草藍莓蛋糕~ 免烘培的簡易甜點 + 贈書抽獎活動


********* 贈書活動已截止************

雖說大部分美國的住宅、烤箱都是基本配備,但前陣子梅子家烤箱"抱佯"了一段時間,在等待修理的漫長日子裡,我深深體會了沒有烤箱的麻煩,手癢不止卻無法製作點心,真是折磨中的折磨。

就在這個時候收到馬可孛羅出版社新書『冰盒蛋糕』的試做邀請,介紹一款免烤的蛋糕製作技巧;於是正深受無烤箱可用之苦的我立刻欣然同意,除了自己習作收藏幾份免烤食譜以備不時之需外,同時也分享給家裡沒有烤箱(或夏日炎炎不想出動烤箱)、卻又想嘗試蛋糕製作的朋友們。

書中除了蛋糕的組合方式外,還同時介紹許多的奶油霜、果醬、以及不同風味的餅乾層做法,每種食材(如果醬、餅乾)都是獨立的成品、可以單獨享用,也就是說除了主要食譜之外、還有許多實用迷你食譜的附加價值。當然,書中任何一個食譜都可以簡單的調整成方便各人操作的方式,也可以利用現成的市售食材。

冰盒蛋糕:不用「烤」的蛋糕!1 攪、2 疊、3 冰,輕鬆享用美味蛋糕!
讀到這裡,是不是好想擁有這本『冰盒蛋糕』呢?

12.04.2014

果汁機、5分鐘簡單做~ 濕潤鬆軟的梅爾檸檬蛋糕(葡萄籽油)


距離2014聖誕節倒數的第21天,梅子家各式各樣的活動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,為了不像往年一樣累死人不償命,今年聖誕期間餐點的重點在於『快速簡易』。

上星期摘了許多新鮮的梅爾檸檬(Meyer Lemon)、皮薄多汁;既有好食材入手,且來做個酸甜芳香的梅爾檸檬蛋糕。利用果汁機製作的蛋糕麵糊、5分鐘之內就可以入烤箱烘培;因為使用的檸檬汁是酸性食材,蛋糕體非常濕潤鬆軟,簡單又討喜;過節家裡人來人往之時,這款蛋糕是必備的烘培口袋名單之一。

10.13.2014

{秋食} 高纖南瓜蛋糕(磅蛋糕體)


秋季、南瓜季,怎堪辜負?
上市場,放眼各式各樣的大塊頭、愛慕不已;
於是把大南瓜搬回家解體,做成各式各樣的吃食,已經是每年秋冬必做之事,樂此不疲~

十分習慣在不同的烘培品裡添加 spelt flour,斯佩爾特麵粉。
這種由古老小麥品種製作的麵粉非常有營養,採全穀打磨,高纖、低GI值、略含筋性;一般摻用全穀全麥粉都會擔心影響口感滋味,但 spelt 在烘培後風味極佳,獨樹一格的麥香、反而提升了成品的品質。

剛開始接觸這種麵粉、是幾年前老張血糖亮紅燈的那段時間。
臨床化驗是老張本科,當驗出自己的指標在疾病邊緣搖晃、自然非常緊張,一時間全家改變飲食方式,把吃慣了的精緻米麵食全改成五穀雜糧,花了不少時間鑽研低升醣指數的食物跟烹調方式。最困難的是烘培,除了開始使用龍舌蘭糖漿跟蜂蜜等食材代替砂糖,也多以穀粉麥粉取代部分或全部麵粉,而斯佩爾特麵粉就是其中之一。

就這樣堅持了幾個月,老張的血糖指標回到了正常範圍,可喜可賀;
然最幸運的是經過這一場有驚無險、梅子家飲食習慣有了全面性的改變,對選擇于身體友善之食材、也有了更多的認知與了解。雖然目前夫妻倆都健健康康,然而至今放置乾貨的櫥櫃裡、卻永遠備有一大桶的 spelt flour,在我許多庖廚筆記中也都可以發現它的踪跡。

這次做的南瓜蛋糕是磅蛋糕體,摻用斯佩爾特麵粉、口感濕潤鬆軟,單純的奶油雞蛋香氣、南瓜的天然清甜、以及頂部烤酥杏仁片的堅果味相融合…… 敬告大家不要半夜烘培這款,著實會香得睡不著覺啊!

9.10.2014

夏末的滋味,黑糖紅李子蛋糕


今年中秋節沒有做月餅。

原因是月餅這甜膩的點心、全家只有梅子一人欣賞……費大把的工序、最後全肥在我一個人身上,這樣好桑心呐……(另外的原因就是沒機會辦貨、所以沒有鹹蛋黃,哀~~)

不過,倒是趁著還能買到紅肉李子的時候、趕緊做了李子蛋糕,順便把之前吃剉冰剩下的黑糖漿也清場。
今年加州的帶核水果曾經一度慘遭污染、回收了不少,搞得盛產季沒吃幾次的桃李;心裡其實也還惦念著要吃李子派,就是懶惰了不想做派皮、結果生出了蛋糕~ 如果還有機會買到紅肉李、一定要認認真真地來做李子派呀(這次不偷懶了,握拳)!!

4.18.2014

{ Peach Clafoutis } 超簡易,酸甜清香的黃桃克拉芙堤


今天小花學校因為復活節週末放假,原本滿滿的計劃,結果就在娘倆兒菜園翻土的時候、敲壞了一根灌溉系統的水管,蹲在地上又鋸又接了老半天(是的,我自己修理無誤,在美國居住還蠻需要十八般武藝的……)結果耗費了許多時間。

說好的節目無法按計劃進行,但又拗不過小花想要在廚房玩耍的癮,於是利用小伊甸採收的一籃子的黃桃,跟她一起做了好簡單的黃桃克拉芙堤。
克拉芙堤,Clafoutis,雖然有著優美的法國名稱,但說穿了就是搭配水果的 "烤麵糊" ,是主婦隨手可做的家常點心。傳統的Clafoutis使用櫻桃製作,後來也衍生出利用各種當季水果的版本。其實這道點心的簡單程度、寫食譜都覺得矯情,所以也就只是簡單地筆記一下梅子家的做法。

麵糊隨手喇一喇就可以了,小朋友也可以輕易操作,於是我就讓小花負責攪拌的工作。
雞蛋牛奶麵粉糊並沒有一定的配方,只要調整到自己喜歡的濃度、做出自己喜歡的口感就可以了;配方當中的牛奶比例越高、口感就越軟滑,反之則比較紮實像鬆餅。

總之,不需要照本宣科,差不多就好了……這原本就應該是非常簡易的點心嘛~

1.29.2014

新年到! 『花開富貴』~ 鮮桃花酒釀年糕


今天是美國的小年夜,而地球另一端的家鄉已經是除夕了。

比起聖誕節,在美國過農曆年還真是清閒。
上班上課的照常,除了華人比較多的商場外、沒有什麼年節氣氛;真要認真過年、也就是親朋好友會趁著這個機會、找時間聚一聚吃餐飯而已。

平靜的農曆年節,小伊甸的桃花卻熱熱鬧鬧地開了一樹!
大概是這裡的氣候吧,梅子家的桃花總是農曆春節前後開放。
每年桃花開的時候就想到唐伯虎『桃花庵歌』中描寫的:
桃花塢裏桃花庵,桃花庵下桃花仙。桃花仙人種桃樹,又摘桃花換酒錢……
趁無人之際、偷偷假掰地幻想一下『酒醒只在花前坐,酒醉還來花下眠』的那種浪漫寫意

梅子家繁茂的桃花換不了酒錢,卻可以做成甜品賞味。

整朵的鮮桃花帶有一點點的苦澀,所以多入甜食;若怕苦亦可只取花瓣食用。
中國自古早有『桃養人』之說;據中醫理桃花利水排毒、有美容的效果,可製酒、醃漬、泡茶、研末,或塗敷、或煮食。

吃桃花並不是新鮮事兒,唐代漢族早有在寒食節品『桃花粥』的習俗;雖然粥本是通俗民食,但桃花卻只有此季盛開,過了時節就須再待來年,因此讓『食桃花』增添了一股雅緻的情境之美。

與其說是料理,其實討的更是這個氣氛、這個講究;
賞桃花、品桃花,春節春色、萬象更新~
獻上這道溫純滋養的『桃花酒釀年糕』,祝大家花開富貴,馬年大運!!

1.12.2014

富{桂}{桔}祥 蜜汁糯米棗


眼看又到農曆年關,梅子家也不能免俗地出幾道年菜應景。

其實在年菜製作上,我根本無用武之地。
梅子媽的中式宴客菜做的極好,烹調南北雜貨乾貨海產是我媽的強項。
回家過年,我的工作就只有洗菜洗碗端盤子 ╮(▔▽▔")╭

對啦,比起娘家圍爐的陣仗,梅子的手作年菜充其量是小兒科應景小食、節慶點心而已啦(自暴自棄ing……)
可是也淺顯好做充滿新意啊,是不是、是不是~(技不如人就耍賴皮。。。)

前幾日見到 "微博美食吧" 內分享的傳統補血小吃『糯米棗』;
漂亮的大棗去籽後,裡面塞上糯米糰子,紅白相間好可愛~
還有趣味別名叫『開口笑』、『心裡軟』,
吃起來想必也是香甜軟糯,讓人甜蜜蜜喜滋滋的。。。。。

正好手邊有從我媽那兒A來的大紅棗 <<<<<  好物都是從娘家嚕回來的,嘿 ○(* ̄︶ ̄*)○ 
把傳統小吃改個樣貌,大咧咧登上大雅之堂、躋身圍爐年菜一列……富貴吉祥好喜氣啊!

12.13.2013

{Shortbread Cookies} 手工蘇格蘭奶油酥餅


Shortbread,蘇格蘭奶油酥餅,以入口即化的酥鬆口感,由12世紀的蘇格蘭到至今風靡世界。
這個由大量奶油製成的餅乾,在早期是非常昂貴的點心,通常是在聖誕節、或是新年等節慶的時候才有機會享用。

Shortbread的材料非常簡單,基本上是由奶油、麵粉、砂糖等三種食材組成,偶爾會加入一些辛香料增加風味。
看似一款簡單的餅乾,但是在製作的過程裡有許多細節需要小心操作,才能順利做出模樣好看、口感酥鬆的成品。

雖然現在市面上的奶油酥餅各色各樣,但傳統配方內超高的油脂比例使得Shortbread在烘培的時候、麵團無法保持挺立的形狀而不變形,所以必須使用模具製作,並且要『先烘培、再分割』

最早Shortbread是使用那年代最普遍、類似『圓形派盤』的模具製成,然後再分割成三角扇形,而這個形狀到如今仍然被視為Shortbread最古典特有的造型;而後有了方型烤模,長條形的奶油酥餅也漸漸風行。

現在有許多以奶油酥餅配方做基底的奶油餅乾,裡面摻了許多其它風味食材、再用餅乾模切割成各式各樣的形狀,實際上在油脂跟粉類的比例上已經異於傳統的Shortbread,通常粉類比例較高,餅乾本身較為脆硬,才能夠在烘培的時候不因奶油溶化而變形;雖然也有獨到的特色,但是已經不同於傳統Shortbread的口感跟風味了。

在製作的時候,要把握三個原則:奶油切實打發、不過度攪拌、不過度烘培~
只要把握這幾個重點,做出口感酥鬆的奶油酥餅是非常簡單的。

12.10.2013

豆渣雜穀餅乾


12月,對住在美國的人來說是個忙碌的月份。

每年梅子家在這個時候,聖誕燈、花環、跟各式各樣的小擺設早就排滿了全家,冷凍庫已經存好幾份的 Pâte Brisée 和 Pâte sucrée可以隨時變出甜、鹹的派和塔,老張公司的聖誕節活動也早就填寫在月曆上、計劃好該帶哪些料理,桌上隨時都有各式各樣的餅乾,手工的點心禮盒已經接近完成、準備包裝寄送,親朋好友一攤接一攤的來訪、幾乎每週都有早午餐、下午茶的聚會,應景的麵包糕點早就不知道烘培幾輪了……

選擇聖誕節前後改變陳設、油漆家具,真的是很錯誤的決定!!
今年從11月底到現在,足足三個星期天昏地暗地歸置整理,把每年12月該做的計劃全部打亂~

直到這兩天,才騰出手來做聖誕佈置跟烘培。

第一個步驟居然是清冰箱,騰出位置才能從新補貨。
只因前不久才又做了一次豆腐,於是用手邊的豆渣做了這個雜穀餅乾,
酥脆的黃金邊、中間略帶柔軟的口感,我們超喜歡~

雖說是餅乾,但又是豆渣雞蛋、又是種籽穀類,營養成分應該也夠資格做代餐了吧~
忙碌的時候手邊有些高營養的口糧,餵大人哄小孩,非常方便。

成品被小花帶了幾片到學校當點心,居然還很熱心地邀請老師一起享用…… 
於是昨天下午家長會的時候,梅子還得為 興致勃勃的美國老師 介紹了一遍『豆漿豆腐製作跟豆渣之利用』
( ̄▽ ̄)。。。。這也算是為國爭光吧。。。。?

11.01.2013

笑迎秋涼~ 蔓越莓戚風蛋糕


日子進入十一月,早晚的空氣開始沁沁涼,後院的葉子也染上紅色黃色,有深秋的感覺了。

想到即將到來的感恩節聖誕節新年,彷彿已經可以嗅到空氣中燒木柴的香味,各家門前掛著節慶裝飾、夜晚閃耀著燈光,人群中洋溢著暖暖的友善與關懷,輕柔的聖誕歌曲沉穩又舒服地拖長了節拍……

一年之中最美好的 Holiday Seasons 正式開始~
那麼,在十一月的第一天,就用『蔓越莓戚風』正式地迎接這個溫馨的季節吧!

10.08.2013

{ 只需 2 種食材 } 就可以做的『神奇冰淇淋』


這個滑軟濃郁的冰淇淋只用了2種食材製作,而且都是超健康的食材哦!!
無奶蛋、純天然,不用加糖、不用熬煮,沒有特殊技巧……
這個冰淇淋的材料,你猜到了嗎?

答案就是………… 『香蕉』 跟 『純天然花生醬』!!
而且冰淇淋本身只要使用香蕉就可以製作了,花生醬只是提供香味、增加層次而已。
所以正確的說,應該是『只需 1 種食材就可以做的神奇冰淇淋』

原食譜出處是美國theKitchen美食網,原本是為素食者設計的、無奶蛋的冰淇淋配方,但是推出以後大受好評,媲美香蕉船 Banana Split,成為大人小孩都喜歡的點心,尤其是如果家中有奶蛋過敏的小孩,製作這個冰淇淋非常合適哦~ 

不但如此,因為這個冰淇淋本身就是香蕉,甜點即水果,就算是多吃一點,心裡負擔也不會那麼大,而且第二天『出貨』時還特別順暢(大笑)

至於花生醬、只是梅子個人的選擇,增加些堅果油脂,讓這個甜點更加營養健康,拿來做代餐都可以呢!另外,以這個冰淇淋做基底,加入其它水果、果醬、可可粉、蜂蜜、優格、香料等,還可以做出各式各樣不同的口味呢~

9.30.2013

『酵母版』瑪德連 { 無泡打粉 製作傳統法式點心 Madeleine Cakes }


這次利用酵母的方式、發了一盆瑪德連麵糊,然後再簡單地變化出四種口味:
原味香草、巧克力、橙香蔓越莓果醬、跟……鹹味的紅蔥肉鬆(啊~ 我知道我又胡搞惹,大師們不要打我啦~~  <兩手捏耳朵>)

因為食品添加物的風波不斷,梅子最近又重新研究起酵母點心。

使用酵母膨發的步驟跟泡打粉不太一樣、而且多數時候比較麻煩一點,但基本上大部分的膨發點心都可以用酵母代替泡打粉;雖然目前市面上也有售無鋁泡打粉,但是酵母做的點心就是有種天然甘醇的風味,而且沒有泡打粉製品的那種、黏在舌尖上的微微酸澀感。

整理筆記的時候,忽然憶起這款傳統的酵母瑪德連製作方式…… 
相信大家對於一般使用泡打粉製作的瑪德連都十分熟悉了,
但是要說酵母點心,怎麼能夠不來聊聊這酵母版的瑪德連蛋糕?

以前上課的時候、有位烘培老師曾經說過,大部分的傳統點心製作、不論是麵包、蛋糕、還是鬆餅,都是使用酵母膨發(或是酸鹼中和、打蛋膨發的技巧),而這著名的瑪德連蛋糕,Madeleine Paulmier,文獻顯示早在18世紀就有它的踪影,使用的是更早更傳統的 Génoise (義 / 法式海綿蛋糕)麵糊,因此推斷最原始的瑪德連是利用全蛋打發的方式膨發,而後使用酵母,最後才演變出泡打粉版本。

但不論瑪德連的歷史淵源如何,就像其它酵母版的點心一樣,吃完了酵母做的瑪德連,就無法再走泡打粉這條回頭路了。

有人覺得酵母製作的瑪德連、口感比起泡打粉製作的偏乾,但是梅子私心地認為、這真的是如人飲水、冷暖自知;我覺得沒有人工的物質影響味蕾,就更能夠嚐到天然食材原始的美好滋味;最重要的是除去了化學物質的心理壓力,享受起來更加的心安理得啊~

8.31.2013

養生點心,黑糖蓮藕涼糕 / 粉粿 { 裹黑芝麻粉 & 熟黃豆粉}


之前一直聽說蓮藕粉的各種營養價值、因此購買了幾包;包裝上說用熱水沖泡著喝,試了兩次,都覺得不太好喝。

幾包蓮藕粉在家裡閒置著也不是辦法,上網搜了搜、發現藕粉可以用來做涼糕,QQ的,像是粉粿的口感。找了幾個網路食譜,卻都是用蓮藕粉混合樹薯粉、地瓜粉、或是太白粉的做法…… 
心想這不就減少了成品的營養價值了嗎~ 

於是只好摸著石頭過河,做了幾次試食材,發現蓮藕粉這玩意還挺上道的,只要簡單調整水份,口感跟彈性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調整。
做好的蓮藕涼糕可以依喜好裹上花生粉、熟芝麻粉、熟黃豆粉等,在冰箱可以放1~2天,不會變硬,彈性不失;我們也做了不裹粉、像粉粿般放在刨冰上裸食,淋一點黑糖漿,也超級好吃!
重要的是,比起傳統的粉粿、蓮藕粉粿的營養價值要高得許多。

購買藕粉要選品質優良、純度高的品牌。
好的藕粉富含粗脂肪、粗蛋白質、灰分、維生素 B1、B6、C、菸鹼酸、鉀、鈣、鎂、鐵、鋅、磷、過氧化酵素等~
只要上網 Google 一下藕粉的功效、就會有一大堆資料蹦出;『據說』藕粉能夠改善腸胃、上呼吸道、女性生理期、氣喘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膽固醇等病症…… 

不知道藕粉是不是真的有上面說的那麼神,但是這款Q彈的蓮藕涼糕 / 粉粿 很容易入口,就單單為了好吃、我也願意多吃一點呀 ^ ^

8.27.2013

免揉!!台式軟包麵團應用~ 『免揉』甜甜圈


免揉麵包在最初問世時,就是為設備不足或沒有時間的人、也能有健康的手作麵包吃、因而設計出來的。
因為花在製作麵團的時間比較少、也不需要守著麵團等待發酵,所以就可以花多一點功夫在整形跟變化口味。

現如今食品添加的風波、搞得市面上的產品讓人完全無法信任,自家手作幾乎是必須,就更凸顯免揉麵包的方便之處。

之前介紹過用免揉麵團一團多用、做出9種不同口味的台式調理軟麵包;而使用同樣的麵團,也可以製作出免揉甜甜圈。自己做甜甜圈的比較不甜膩、也能夠掌握炸油的品質,比起市售的產品安心多了,讓主婦可以放心地滿足小朋友(或大朋友)的口腹之欲…… 

不過梅子還是要說:油炸食物還是不要常吃為好哦!

6.26.2013

蔥香肉鬆戚風蛋糕卷 { 高纖,摻斯佩爾特全穀麥粉 }


『肉鬆戚風卷』,這個組合看來很奇怪,但是它確實非常好吃!

聽起來幾乎是背道而馳的食材,搭配起來卻是那麼的相得益彰;
這裡的戚風蛋糕更像是軟甜的麵包,溫柔的包覆著酥香的肉鬆,伴隨著背景裡油蔥酥的香味……

不知道為什麼,吃著這個蛋糕,梅子有種回到黑白電視的年代、像是欣賞老唱片播放著的懷舊歌曲般的滋味~

基礎戚風蛋糕的做法在之前的筆記裡有很仔細地介紹過(點入食譜連結),這裡就不再重複敘述。蛋糕卷的細節做法也請參照之前的筆記(點入連結)。

材料方面,梅子以基礎戚風的食譜稍微做了一點變化,使用了3/4杯低筋麵粉、1/8杯斯佩爾特麥粉、以及1/8杯的玉米澱粉,並且蛋糕體不添加任何的香精。另外,還需要油蔥酥適量、以及夾餡用的美奶滋、肉鬆各適量。

這是梅子第一次摻入全穀麥粉製作戚風。
本來放入斯佩爾特麥粉讓梅子感到很緊張、怕影響蛋糕組織,沒想到成品依然非常鬆軟細緻。
經過這次實驗,下次可能將全穀粉的份量再提高一點兒試試看,希望能夠做出纖維更高的健康版戚風。

6.17.2013

夏季簡易甜點,紅糖核桃焗烤黃桃


夏季也是各品種桃類產季。
梅子非常喜歡用水果來做甜點,桃類是最適合的了。
介紹這道時令甜點『焗烤黃桃』,香脆的核桃、溫熱的黃桃、酥甜的紅糖脆殼、加上焗烤時自然產生的醬汁,是具有『深度風味』的簡易夏季甜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