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整年當中,我大概只需要從市場買五、六次蔥。
小伊甸幾圃從廚餘蔥頭回收長成的蔥叢,足夠全家日常煮食的消耗;於是除了天氣過於炎熱或寒冷、生長怠滯的那幾週之外,我們家的蔥錢真的是省很大。
回想第一圃自耕蔥,是我跟任職餐廳的廚房討要回來的一大包廚餘蔥頭,在乾燥涼爽的月份胡亂插入土裡,一發不可收拾,自此就連續供應了家裡兩年半的開銷;這段時間這圃蔥開花結籽了兩次,蔥籽掉入土中又兀自長出小蔥苗,於是我又將新苗移植分種成了幾圃。如此即使因為季節的緣故日照方向以及時數更變,幾圃分置在園中不同處的蔥叢、也能夠隨四季輪替供給廚房需要。
而後菜園中就固定有蔥圃,輪耕時看不順眼就整叢挖起換植別處,有時也整棵拔出使用後、同樣留下蔥頭再植…… 總之我覺得蔥這種作物十分粗勇,一年到頭在土壤進進出出也並無大礙,一樣年年繁茂,盛產時根本來不及吃,只能任由它老化的外葉攤垂得一地,看不下去就整圃一口氣剪下來熬蔥油;蔥頭呢,當然是重新插回土裡由它生生不息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