聯絡梅子

歡迎到【梅子家】FB粉絲團聊天互動 !粉絲團有更多部落格以外的生活分享哦★☆★如有部落格食譜相關問題或建議聯絡合作邀稿好友連結邀請等,也可以到【梅子家】Facebook<點入連結>私信給梅子,或是電郵至meagan823@hotmail.com,謝謝^^
顯示具有 【免揉麵包專區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【免揉麵包專區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4.14.2015

椰棗核桃麵包,全麥免揉


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做麵包,實為梅子家的烤箱略有故障,門軸無法完全打開到底,搞得大型的模具烤盤進出困難、每次操作都嚇出一身冷汗;無奈這款烤箱的零件需要跟原廠訂購,等待漫長,感覺都要鬧糧荒了,又正逢最近在地椰棗產季,入手幾盒軟糯大棗、入口即化甘醇如蜜,忍不住手癢、也顧不得烤箱正在鬧彆扭,用椰棗跟棗糖做了全麥麵包,搭配加州產的大核桃仁,又香又甜。

椰棗一直是我很喜歡的食材之一,所以也來順便筆記介紹一下。
其養生以及營養價值不用多說、網路上有非常詳細的資訊。比較少為人知的是除了中東以外,美國南加州沙漠區也是世界椰棗的重點產區,其中一片有歷史的椰棗田就在梅子家附近,真是太幸運了。

椰棗種類繁多,各品種風味口感都略有不同。
這次製作麵包的是去核的 Royal Medjool, 每顆都有28~30g重,皮薄、呈紫褐色,猶如奶油般的渾厚濃郁,非常適合烘培;另一種我也很喜愛的品種叫做Deglet Noor,體積較小、金黃褐色,肉質比較緊實有彈性,我超愛當零食直接食用,跟堅果起司醃肉一起做成antipasto前菜拼盤、或是佐羊奶起司入沙拉、甚至搭配紅酒也好對味啊!用全棗打磨出來的粉末椰棗糖 Date Sugar,甘甜中帶著乳香,我常常在烘培時用來代替砂糖使用,這次的麵包也有用到。另外、每日打果菜汁的時候丟幾粒椰棗增添甜度,就可以減少砂糖的攝取,又增添纖維跟營養素,也可以用來泡果茶;椰棗的風味跟大部分的蔬果都很搭,搭配使用一點都不會突兀哦!

要注意的是麵團混入全麥粉跟核棗,後發所需時間較長;結果這次入了吐司模具、半夜等著發酵入爐,又累又睏等不及、於是麵團發酵略微不足就入爐了,烤完高度差了點,成了唯一美中不足之憾。不過原以為會過於緊實的成品,卻意外的鬆軟好吃,應該跟這次整形偷懶沒有捲折、直接搓圓入模有關,反倒陰錯陽差地彌補了發酵不足的失誤,於是在此照實記錄一下、好作為日後參考。

另外還給自己定了個新的遊戲規則:日後若是感到時間不充裕、即使原本計劃製作吐司,也改為小型麵包整形入爐,才不會因為硬來而辜負前半段麵團製作的心血(鞭策自己切記、切記啊~)

2.22.2015

{發麵韭菜盒} 平底鍋無油烘烤、免煎炸


農曆春節期間,也是小伊甸韭菜瘋長的季節;攏一把翠綠鮮嫩的韭菜、緊貼地面整齊割下,幾個星期後就又長到可以收成的高度。

過年吃韭菜,少不了經典的韭菜盒;梅子愛極、卻總感到傳統用燙麵皮包覆大量的餡料的做法,口感顯得單薄而美中不足;再者、個人覺得豐厚餡料加上油煎,吃多了感覺膩口,雖喜愛然無法盡情享用,亦是一憾,遂嘗試將燙麵改為發麵,利用冰箱常備的無油免揉麵團、平底鍋烘烤成發麵版韭菜盒,入口厚實,又是另一番風味。

跟小花從摘韭菜開始、忙活了一下午,得一桌子肥嘟嘟的發麵韭菜盒。
老張下班回家,問道:『這是什麼?』
答:『韭菜盒子。』
老張:『這麼大?這根本是韭菜……』
『……是 韭菜 "箱子"!』我立刻接口,然後全家笑成一團。

不論是箱子、盒子,這就是我們家的年味。韭菜久財,元寶般渾圓外形,春節裡自家菜圃的豐收,一元復始的欣欣向榮,以此期盼未來一年的富足平安,幸福康泰。

8.21.2014

{ Fougasse } 法式葉子麵包,香辣鵝油味


前兩天跟好姐妹網上聊天、順便謝謝她從台灣寄來現在很紅火的黃金鵝油。
結果就在姐妹說了句 "用來做佛卡夏也很好吃" 後靈光一閃,像觸電一樣彈起、火速地將原本要製作胡椒餅的冷藏免揉麵團取出一部分,用黃金鵝油做了比佛卡夏更簡單的 Fougasse 葉子麵包。Fougasse 源於古羅馬的一種烤餅 panis focacius ,與義式的 focaccia 是同宗,流傳到附近的不同國家就產生了不同的變化,而葉子麵包則是法式的做法之一(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造型方式),造型看起來像葉紋、但其實是象徵著麥穗的生長形態。

這次用的是上一篇『免揉胡椒餅』筆記裡相同的麵團,因為麵團已經事先揉好冷藏發酵,所以製作起來飛快……"麵團多用" 一向是我最推崇的過日子廚事系統、不用再多說了;免揉麵團的冷藏方式也已經介紹了很多次,但傳統麵團其實也很適合冷藏,如果喜歡傳統製作的方式請參考低油脂披薩麵團的筆記,另外關於麵團冷藏可以參考簡易德國結麵包的筆記。

我其實對於筆記裡常有 "請參照之前貼文" 的情形、讓大家辛苦閱讀感到非常抱歉~
但是烘培筆記要寫得清楚就難免落落長,如果每次貼文都重複細節,筆記又會變得很累贅囉嗦,所以還是一鞠躬、感謝大家不厭其煩地點入筆記連結啦!

8.15.2014

台灣夜市的好滋味~ "免揉" 的 碳烤胡椒餅 { 4 種家庭烤法筆記 }


我們有個家庭活動,過程很刺激、但又帶點小小的殘酷~
那就是憑著記憶描述每次回台灣時吃到的小吃美食。

這個活動的開始常常都是在無意之間,然後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堆疊中進入緊湊的高潮,在飢腸轆轆口水成河之際隆重落幕;若是時間尚早、一般活動之後都伴隨著食物的安慰,但要是不幸活動正好和就寢時間重疊,只能扼腕並心中懷著無限嘆息入夢。

於是,又是這樣的一個活動之後,讓我跟老張鬥志熊熊地要合作『碳烤胡椒餅』。
…… 說是合作,實際上大部分的工作還是我做,老張只負責碳烤的部分而已(翻白眼)……

其實我對胡椒餅的印象並不深、好像就是老張買了順便咬兩口。
倒是老張,不停遺憾地碎唸夜市攤位每次都大排長龍、上次回台灣就吃到兩次而已…等云云,讓我於心不忍地想要滿足一下那張饞嘴。

胡椒餅本身做起來還蠻簡單,只要餡料調味得好都會好吃(餡料也很難"調不好吃"),但關鍵是在『烤』的方式;夜市裡招牌的汽油桶窯燒方式、賦予胡椒餅的香脆外殼跟微焦碳烤香味,是家庭製作比較難模仿的。所以我們一共實驗記錄了『四種家庭式烤法』,其中有做出非常近乎於窯燒的口味,重溫了夜市胡椒餅的滋味、撫慰了老張幾年來的魂縈夢牽。

麵團是用免揉的方式製作、在保鮮袋內完成,我個人覺得輕鬆簡單,而且可以隨烤隨做。
若是家中烘培設備不方便同時烤很多的餅,不妨試試看這個機動性比較高的製作方式,若不喜歡免揉做法的,筆記裡也有一般麵團製作的連結。

5.08.2014

4 種免揉吐司的變化公式(開蓋山形)


自之前『免揉白吐司』的筆記後,梅子常收到網友們私信詢問食材替換的問題;光吃白吐司太單調,難免會想要變出別的口味。所以梅子將這一陣子常吃的吐司配方整理了一下,做出幾款變化的筆記;只要把一種技巧熟悉了、利用同樣的操作,以公式化的方式替換配方內食材,就可以變化出不同的吐司麵團。

1.27.2014

親子手作,麵香底脆的『免揉』披薩 {不需石板、鑄鐵平鍋烘培}


這篇算是『長筋膜免揉』的實用筆記。

自最近熟悉了『免揉白吐司』的製作方式,對於完全不使用機器也無需汗流浹背的揉麵、就可以做出筋膜可觀的免揉麵團,實在是興奮不已~ 接連著嘗試了好幾個麵團配方,冰箱裡肩並肩地排滿了幾袋各式各樣的麵團(忍不住又要碎唸:保鮮袋麵團就是方便啊。。。。。)

週末小花纏著我要在廚房裡幫忙,隨便取出一個處理好的麵團就簡單地變出可以親子共玩的披薩晚餐,只要花一點點時間依序地準備好麵團,忙碌的生活中也可以隨時端出令家人溫暖的手感烘培。

同場加映『鑄鐵平鍋』披薩烘培的方式。
近來發現越來越多人家中都有鑄鐵平鍋,感到無限欣慰!這鍋的好,真的只有用過的人才知道…… 這次梅子把它拿來代替石板烘培披薩,麵香底脆的餅皮非常有水準,家中有鑄鐵鍋的朋友一定要『一鍋多用』,試試這個實用的使用方式,或許可以省下買石板的錢呢!!

1.25.2014

{我所做過最輕鬆的吐司麵包} 『免揉』白吐司(開蓋山形)


很久沒有寫『論文』般的庖廚筆記了。
但這篇的一開始、梅子就有種思緒傾巢而出的衝動……
學做麵包最大的驚喜,就是在你覺得已經熟悉了解一切的時候,忽然又會有新的波折或突破;傳統麵包製作如此,免揉麵包亦然。

從我的第一顆免揉麵包、到最近一連串的麵團實驗中,梅子對於『揉麵』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觀。而之前認為"免揉麵包只是口感略次的普通麵包代替品" 的這個想法真的是大大的錯誤了;曾經一廂情願地相信 "若不用機器和汗流浹背的揉麵,就做不出漂亮的長筋膜跟有彈性的組織"…… 這更是天大的誤解。 

所有的麵包製作都一樣,每個成品的不同口感風味組織、都要靠巧用配方技巧來調整。
中高低筋麵粉、鹽糖油脂、雞蛋牛奶、水份多寡等,每一個食材都像是不同的音符,要譜出什麼樣的音樂,完全要看這些『音符』在五線譜上怎樣分佈;不論揉還是不揉,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技巧配方,才能做出心中想要的口感。

因此,所謂『無法接受的口感』跟『差強人意的成品』、並不是免揉這個技巧本身的缺陷,只要配方上針對口味訴求調整好、應用正確的技巧貫穿,即使沒有揉麵這個步驟,麵團也可以淋漓盡致。

前一陣練習最近不斷提到的『冷藏麵團技巧』、跟後來做的『簡易Q彈制麵法』 <點入連結> 時,就感覺有些領悟;然後這幾天忽然想到嘗試利用這些技巧變出 "輕鬆做" 的吐司麵團,因此還做了不少功課,有種大徹大悟的感覺,於是提筆寫了這篇落落長的 "假文青"之『麵包偽論文』。

其實免揉吐司本身的製作非常簡單,但是為要記錄幾次實作的發現跟技巧進階過程、需要費些口水,張三李四地解釋半天、還做了一堆圖文表格…… 真的不誇張,自從繳了碩士論文、梅子就沒有那麼用功過了~ 所以先幫大家打個預防針,不想聽梅子嘮叨的話、就請自行滑至做法的部分吧!

這篇筆記介紹的白吐司、採用『開蓋山形』的方式製作。
一般來說帶蓋吐司難度較高,發酵時間跟烘培溫度比較難掌握,這篇既是『免揉吐司入門的實驗文』,意在讓吐司的製作簡化、方便家庭操作,於是就暫時不介紹帶蓋的版本,等到續集時再補上嚕~

9.04.2013

72小時 "免揉" 小圓歐


近幾年,在接二連三的食品添加物以及人工香精事件中,消費者都輸得很慘。

這一次麵包名店的香精事件,讓我們看到殘酷的事實:現代的生活給了我們方便,但也讓原食材離我們越來越遠。食物的天然風味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,加工過的香精香料反而取代、並模糊了我們對於食物原貌的認知。

現代人對於食材的天然與否無法分辨,才讓圖利者有機可乘。

說到底,繁忙匆促的步調、導致人們對於手作生活的看重度漸漸流失,味覺嗅覺變得需要更多添加物才能感到刺激,這到底算是進化還是退化呢?
金錢換來充滿香精色素的精緻食品,對身體的好卻永遠比不上淳樸謙虛的家常料理~

所以,梅子深深地覺得,在提倡手作生活的這一塊,我們都必須盡一己之力,
因為媽媽們的雙手,現在已經成為維護全家健康的最後一道防線了啊!

雖然天然的食材無法做出人工香精的濃郁香氣,但是適度的調整食材以及製作程序,卻能夠讓食物本身的天然風味更加提升。

這個72小時免揉小圓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因為太喜歡這個成品,所以這幾個星期以來,梅子家已經連續烤了好幾次的小圓歐了。

這是一個非常基本、簡單的法歐配方,就單單利用72小時的冷藏發酵,就能夠達到咀嚼時滿口麵香的高級風味…… 最好的部份是,這個麵團仍然免揉,不用粘手、幾分鐘就能夠搞定一個麵團;烘培時也不需要出動什麼特殊器材,就能夠擁有歐包迷人的金黃脆殼。

家庭手作的健康麵包、天然的麥香、滿滿的真情,這是千金不換的啊~

8.27.2013

免揉!!台式軟包麵團應用~ 『免揉』甜甜圈


免揉麵包在最初問世時,就是為設備不足或沒有時間的人、也能有健康的手作麵包吃、因而設計出來的。
因為花在製作麵團的時間比較少、也不需要守著麵團等待發酵,所以就可以花多一點功夫在整形跟變化口味。

現如今食品添加的風波、搞得市面上的產品讓人完全無法信任,自家手作幾乎是必須,就更凸顯免揉麵包的方便之處。

之前介紹過用免揉麵團一團多用、做出9種不同口味的台式調理軟麵包;而使用同樣的麵團,也可以製作出免揉甜甜圈。自己做甜甜圈的比較不甜膩、也能夠掌握炸油的品質,比起市售的產品安心多了,讓主婦可以放心地滿足小朋友(或大朋友)的口腹之欲…… 

不過梅子還是要說:油炸食物還是不要常吃為好哦!

4.18.2013

甜軟台式麵包 *免揉版* ~ 1個麵團、3式整形、9種口味!

沒錯,圖中這些不同的麵包,都是由同一個簡單的免揉麵團做出來的。

為了鼓勵網友們多多動手享受免揉麵包的樂趣,梅子用同一個麵團、以『船、卷、包』這三種簡單的基礎麵包造型法,以及家中常備、容易取得的食材,製作出九種麵包店最常見的麵包品種,分享這免揉麵團的靈活以及無窮無盡的可塑性。

只要是學會一種最基礎的免揉麵團,就好像是把麵包店搬回家啦!
真的,免揉麵包豐富的變化還有樂趣,讓梅子現在做麵包是揉與不揉摻半了。
而且麵團冷藏在冰箱,可以分幾次烘培,這樣天天都有新鮮出爐的熱麵包可以給家人享用~

這篇筆記介紹著重於麵包造型法、而非食譜做法。
除主麵團配方外,內餡的配方便稍微帶過,做個順手筆記而已;熟悉製作過程後,餡料的口味以及變化可以依自己喜好調整。
這篇筆記內製作的麵包只是拋磚引玉,鼓勵大家多多創造發揮~

免揉麵包詳細的製作方法請連結進入部落格【免揉麵包專區】參考之前的文章筆記。

4.17.2013

免揉工匠之 雜穀蜂蜜核桃麵包,使用鑄鐵鍋烘培法



免揉麵包做了有一段時日,也有些心得了。
既然又寫免揉工匠,就順便來聊一聊最近修業的心得收穫。

工匠款的免揉麵包,梅子還是喜歡高含水量的配方。
許多人因為工匠麵團含水量高比較難操作,再做的時候就漸漸地減低水量比例……
曾經,我也是其中之一。

當然,水量降低後、麵團變得比較好操作,但梅子的經驗是含水量低的工匠成品組織就會變得『粗糙』:這並不是說它就不鬆軟,但是這種鬆軟缺乏工匠的那種迷人的彈性與嚼勁,口感不細膩、氣孔不均勻、皮層的酥脆是那種硬是烤乾的酥脆,而非表層糊化而產生的那種帶有彈性的脆殼~

梅子的心得是:克服高含水量麵團的方式是冷藏,而不是降低水份!
揉或不揉,高水份麵團是工匠麵包的關鍵;不論是法式長棍或是義式拖鞋做基底的工匠技巧,都需要克服高含水量這關。
降低了水份的工匠,缺乏了工匠應具有的獨特風格。

重溫第一顆免揉工匠麵包的筆記,當時因為第一次操作急躁,將『10好幾小時以上』的發酵過程縮短至4小時,麵團極為粘手,需要極多的手粉才能成型。
後來免揉做多了,體會到冷藏麵團技巧的意義,同樣水份的麵團,梅子最多只需用到2大匙手粉整形。


冷藏能夠讓麵團筋膜組織(即小麥內的蛋白質)變得堅固,而相對的麵團就比較不粘手。
到目前為止,梅子試驗過最滿意的冷藏時間為48小時。
我曾經試驗過同一個麵團分別在冷藏24小時、36小時、跟48小時的時候取出使用,其中以24小時的整形所需手粉最多,而反之48小時的則最好操作。

而超過48小時後的麵團逐漸進入無氧發酵階段,釋出大量的酒精,並不是不能使用,而是每多放置幾小時、過度發酵的機率也就越大…… 梅子自忖拿捏發酵時間不是那麼精準,在有信心的冷藏發酵時間內使用比較安心。

是的,沒有錯,我們還是在討論『免揉麵包』!
誰說免揉麵包就不能做出細膩的成品?雖然跳過『揉搓』的步驟,但是酵母以及其工作方式還是一樣的。
唯一不同的就是耐心能生出精品,所以請原諒梅子囉哩叭嗦地鑽牛角尖,我真的覺得即使是免揉的麵包,好吃還是很重要的呀~ ^ ^

2.21.2013

親子食譜,好玩的小朋友手作麵包~ 簡易免揉『熱狗麵包』、『巧克力麵包』


小花大概遺傳了梅子的『庖丁神經』,成天纏在廚房裡,央求我讓她自己動手做點什麼。梅子想想,這一陣子研究免揉麵包麵團,乾脆讓小花來操作這次的麵包製作

既是小朋友操作,使用最基本簡單的材料。
稍微交代了一下測量食材的方法,梅子就端著照相機、閒閒地靠在旁邊指導,其它全部讓小花自己胡搞。

輕鬆隨性,用最陽春的方法,小花居然親手做出了非常不錯的成品!
因為小花已經要8歲了,整個麵包製作過程、幾乎不太需要梅子幫忙。
比較稚齡的小朋友在製作的時候,雖然家長需要適度的協助,但是大部分的過程孩子都可以簡單地親手做出,是一個能讓孩子充滿參與感的食譜~

免揉麵包的可愛就在這裡,麵團的可塑性高,對孩子來說,就如捏黏土一般好玩簡單,不同的是這個還可以吃到肚子裡,成就感很高~

麵包的口味是小花挑的。
小孩子嘛,熱狗、巧克力是最熟悉、也最喜歡的,所以我們就決定這次來做『熱狗麵包』『巧克力麵包』^_^

麵團是在食品儲藏袋內製作的,方便小朋友操作。
事後清潔也十分方便………基本上把袋子丟進垃圾桶裡就算成了,呵~

2.18.2013

梅子的黃金比例,極致免揉調理麵包:火腿起司卷 + 草莓果醬麵包


梅子最近『免揉麵包』做得可真勤快。

一來是梅子這幾天犯了懶病,太花時間的東西都懶得碰;
二來是初春庭院裡有做不完的雜事,成天腰酸背痛。
雖然這樣,還是想給家人最好的,堅持手作的生活。梅子免不了要一再提及免揉麵包的方便度,百忙之中也能有熱呼呼的新鮮手工麵包出爐。如果有興趣,不妨參考梅子之前的文章【基礎麵包製作】,比較一下就知道免揉麵包製作過程實在簡易許多。

另外就是免揉麵包的製作與烘培技巧,梅子總覺得還沒操作到極致,配方調整再調整,希望能夠找到最順手的零失敗比例,製作出最滿意的組織口感。

於是就在這一天,梅子找到了最滿意的黃金免揉比例

無論是那種麵包製作,麵團總是分成很多種類
姑且就叫這為『免揉調理麵團』吧,因為這個配方最適合做類似台式軟麵包的調理麵包
其它種類免揉麵團的配方梅子還要再多方研發,才能進一步整理出最好的比例。
當然啦,這是梅子自己的烘培實驗記錄,所謂『黃金配方比例』主觀地依照梅子家的口味喜好,各位在操作的時候不妨自行調整出適合自己操作的配方。

梅子為了實驗證實這個麵團甜、鹹皆宜,所以一團兩用,分別做了火腿起司卷以及草莓果醬麵包兩種,成品都很滿意~

1.17.2013

免揉麵包應用版~ 簡易肉桂卷 { 食譜翻新 }


<這篇文章為翻新食譜>
梅子家部落格一直以來是以筆記性質組成,在記錄的時候力求不失真,讓自己跟讀者能夠從文字中感受到梅子實際操作時的狀態、還有學習過程。我認為所有的技巧都是漸進的,廚藝也都是慢慢進步而來,所以如果食譜筆記因為任何原因有修改的地方,通常我都是回頭加上後記,這樣方便前後對照比較,也更能夠了解、檢討製作上的前後故事。

這篇原是剛接觸免揉麵包時試做的成品,雖然當時依操作過程照本宣科,不失真地記錄,但是在繼續製作、修業免揉麵團特性的過程當中,有了更多的體會,也修改了許多技巧,後來的成品當然也更接近心目中的完美狀態。然而這些技巧非常關鍵、並大大影響成品的口感,但是又無法在三言兩語之中解釋清楚;深思熟慮之後,決定開例違背筆記原則,將這些實用的食譜全面翻修,讓筆記使用起來更加方便。至於舊食譜做法,梅子會盡量在翻新過程中、用簡單的方式記錄保留、與新食譜比較,這樣就能看出新舊技巧不同之處。

1.10.2013

顛覆傳統麵包製作,『免揉』歐式工匠麵包!



沒有一個愛做麵包的人不嚮往親手揉出外表酥脆,內心鬆軟,充滿麵香,又佈滿均勻氣孔的工匠麵包。許多愛麵包的人集思廣益地發明出各種技巧,來彌補家庭式麵包製作 比起專業烤箱 以及環境的不足之處。不論使用什麼技巧,歐式工匠麵包的傳統製作程序都屬於十分複雜的那個班級.....

有個網友說得好:烘培,是一條不歸路!
梅子說,鑽研烘培的人,就像練功之人渴望武功秘籍,一旦得之,一定迫不及待地摩拳擦掌,立刻練上~~

也因為如此,當梅子看到這個『免揉』的技巧,以及用『鑄鐵鍋』代替各種烘培時製造蒸汽、預熱石板等等技巧創造酥脆外殼,開心的幾乎跳了起來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