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美國生活了這麼些年,自然對於櫛瓜這個蔬菜非常熟悉。
這幾年國內也很流行吃櫛瓜,殊不知二十年前的新移民、在放眼見不到什麼華人愛吃的蔬菜時,一條櫛瓜的意義有多大。
櫛瓜為葫蘆科、屬於變種的冬瓜,口感近似在台灣常吃的瓠瓜,也略帶些冬瓜絲瓜合掌瓜的綜合感,在蔬菜瓜果種類少得可憐的美國市場十分常見,平價親民,也很適合用華人熟悉的方式烹調。
炒一盤上桌,那個滋味在嘴裡是瓜、在心裡卻成了家鄉的味道!
其實當年出國的時候梅子年紀還輕,懵懂糊塗,在那個年紀、與家鄉的連結最直接的就是食物了,只知道吃到熟悉的味道,有種說不出的同理感…… 現在才懂得那種溫暖熱切的感情。
近幾年美國移民越來越多,洛杉磯的 "華人部落" 更是有通天的本事,華人所需的民生用品、醬料乾貨、零食點心、嫩果鮮蔬,漂洋過海、研發培育,一應俱全,幾乎像是回到了各自原本所在的地方。
於是,漂泊之情漸漸淡了,而後搬到距離華人區稍遠的地方生活、似乎也能適應了~
或許是因為華人區域的開發,讓人有種 “家鄉並非隔海之遙” 的假性安定感吧?
然而在那些年、青澀的美國夢裡陪伴過我們的櫛瓜,仍常常出現於梅子家的餐桌上,只是因著入境隨俗的文化融合、料理的方式更多了。
夏天,小伊甸總要種上幾株櫛瓜,品種各自不同,食其果、食其花、欣賞那碩大深綠葉片為夏季的菜圃帶來的活力,看那從一處根部所出的粗壯藤蔓,無論攀爬得再遠、仍然從最初生長的那個點得到滋養,如我一樣。
櫛瓜的花朵有公母之分,公花太多的時候便會摘除一些、以刺激母花生長。
摘下的花朵可食,為夏季珍饈;雖然烹調方式眾多,但我最心儀的仍是填入餡料裹粉油炸,總覺得這一連串麻煩的料理步驟,才對得起這一年一季的美味,暗自有種自虐的平衡感。
盛產季,瓜與其花一同料理、相得益彰的滋味,讓我在炎炎熱浪中,也忍不住要挽袖子、起油鍋,好好享受一番。